道教法器是中华道教最重要的组成部 分,自汉代道教之出现、中经盛唐、直到近代,上至朝廷巨室的斋醮,下及民间百姓的道场 ,举凡各种道教科仪或法事活动,大都可以看到道教法器的踪影。凡举行斋蘸法会,修眞护 身,通灵达神,驱邪伏魔,炼度济人等道教科仪与宗教活动中,都必须使用,故历来为道教 中人所重视。一些道门中人在回忆昔日大型法事活动时,常常谈到名目繁多的法器,尤其是 法印名目众多,数量也最大,多到需要使用箩筐来放置。就道教法器而言,通常所使用者, 不出剑、印、尺、令,是行法时之必要道具之一。
《洞玄灵寳三 洞奉道科戒营始》卷三云:“凡法具,供养在先。道士女冠,唯一之本,不可阙也,并 备诸经。但在观中及私房内,供养之者,緫名法具。”这里所说的法具,明确区分为两 类:一类属于道士供养使用之类,如殿堂内外经常看见的钟磬、帐座、香炉、灵幡、寳盖、 灯台、烛台、旌节、香花、灯水、坛纂、门榜等,也包括道士常用的个人之物,如如意、尘 拂、蒲团、木杖等物。另一类是专门用于各类科仪法事中,称为“威仪之本”, 业就是科仪中不可缺少的,包括令旗、法剑、法尺、铜镜、令牌、帝钟、水盅,以及铃、鼓 、铙、钹、磬、木鱼等等。在道教仪式上使用法器,主要是为了使仪式具有法力的效能,从 而呈现出强烈的节奏感与庄严肃穆的宗教气氛。因此,当道士在执行仪式时,除了要注重坛 场的设置如香炉、供品等的摆设和本身的服饰外,还要因应仪式所需而使用各种法器。此等 法器,或有用以辟邪驱魔的,或有用以召神遣将的,或有用以靖绥坛场的,或有用以节制经 颂的……。
黄信阳道长在《全眞必读 •论全眞教徒》中有云水随身七寳卽:一蒲团,方外炼魔;二衲衣,摄伏心性;三为箪 瓢,用来访贤饮食;四为棕笠,御风避雨;五为棕扇,可拂开尘事,一般道士多用五明降魔 扇;六为青囊秘藏,卽道经道书;七为楄拐,用以彰大道。以上为全眞教徒出外游访时必不 可缺少地随身之物,眞可谓:出家得受百衲衣,静坐丹台凝神气。举杖遨游神仙地,一笠江 湖任风雨。
另外,道场中还有伴奏所用的笙、管、 笛、二胡等,称为“乐器”,不属法器之列。
宋代道士王契眞在《上清灵寳大法》卷三十一《斋法坛 图门•威仪章》中称:“太上三尊,居玄都玉京之山,七寳玄台紫微上宫,十方世 界上圣高尊,一日于寅午戌三时,旋行朝谒,执符把箓,建节持幢,吟咏洞章,烧香散花, 奏钧天广乐,鸾唱凤舞,万眞称庆,三界齐欢。今之斋法,登坛朝奏,步虚旋绕,盖取于玄 都玉京也。威仪法式,莫不备焉。”由此看见,道教宫观中科仪使用的法器,都是取法 于天界神仙。
供养殿堂上神灵使用的 法器,务必精雕细刻、金碧辉煌。明代朱权在《太清玉册•天乐仪仗章》中称:“ 仙仗用朱竿、寳盖、珠网、绵帛、缯彩为之,务在装画整肃,列于外坛四面,每朝奏步虚旋 行之际,则道童各执仙仗,和华夏吟随班,旋绕皇坛之上,非登坛朝奏不用,则列于坛之四 面架之。”而道士自身使用的法器则要求素朴简洁、讲究实用。《洞玄灵寳三洞奉道科 戒营始》卷一称:“凡出家之人,务存清素,远弃骄奢,须从俭省。所居之处,皆不得 华丽靡曼,床席器玩,并须敦朴,不得同俗,使内外开通,表里无拥,不得以帘幔帷幌而自 隐藏。其绳床、几拂、如意、香炉法具,常安左右。凡诸非法器服玩弄,皆不得畜。此道士 之重戒。”